新市民新经济专题
低收入人群的视野局限性干预(下)
2019年9月17日 11:47 来源:新市民研究院 选稿:王亦斐

  作者| 梁永恒

  指导| 褚荣伟

  对低收入人群来说,在进行跨期选择时,必须考虑很多因素,例如必须兼具舍弃眼前利益的“能力”以及相信将来回报能够实现的“信念”。假设当下不确定的话,个体更倾向于投资长期收益。但是假如未来难以确定,个体往往选择即时获利。

  所以,当其他人考虑:“现在的85美元,将来会有100美元的延迟收益吗?”而低收入人群则会反过来思考,“我能放弃现在的收益吗?”及“将来我一定会获利更多吗?”这样一种“怀疑主义”或者“悲观主义”往往来自于:低收入人群对自己迫在眉睫的财务需求难以得到缓解表现得更为忧虑,以及他们缺乏成功获取延迟收益的历史经验或之前未能获得延迟收益的惨痛教训。

  

  因此,跨期选择不仅是一个在时间间隔上折现延迟收益的问题,而且还取决于:

  (1)是否相信自己会得到延期收益;

  (2)是否相信需求在将来能够得到充分满足,以确保自己可以放弃当前收益。

  研究者认为,在跨期决策中延迟选择需要相信未来的收益会得到保障,并相信当下的经济需求在长期也能有充分满足的可能性。但是在没有信任的情境下,追求眼前有保障的“小利”而非投资未来不确定的“大利”可能是理性选择。

  增强信任可以帮助改变价值观、目标和动机,从而对长期而不是短期有利。最后,信任的存在可能有助于减少负面情绪和压力,从而提高长期决策的质量。因此,信任缺失可能是导致低收入人群做出短视决策的潜在影响因素。

  那么,增强信任,弥补信任缺失是否会对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短视决策产生积极的作用呢?实验表明答案或许是肯定的。

  研究人员将信任分为两种:(1)广义信任(generalized trust)和更普遍的社会环境有关。它能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并影响着长期收益会得到实现的信念;(2)社区信任(community trust)来自于个体对其所处的社会团体的信任,它不随收入而变化,但会影响个体对财务需求能否会得到充分满足的信念。

  低收入人群更有可能做出时间折现的决策,而这进一步导致他们陷入恶性循环中。研究表明信任可以减少低收入人群对时间贴现的影响,因此,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实施变革,增加社区互动、或让社区成员参与制定社区决策,从而为低收入社区的个人提供更多社区信任,帮助他们减少短视决策,从而跳出受限的怪圈。

  但毋庸讳言,目前中国社会信任体制还不完善,无论是在广义信任还是社区信任方面都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就社区信任而言,中国农民工具有流动性强、信用意识淡薄等挑战,同时中国社会对社区(社会团体)的界定概念也存在着模糊与交叉,居住社区、公司工会、老乡会、姓氏宗族群都在其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但同时也就可能存在着“九龙治水而水不治”的困难。

  文章分(上)、(中)、(下)三篇,结合研究院研究人员对赴昆山务工人员的实地访谈和相关学术研究,从折现率的角度剖析了低收入人群的短视决策及其产生的恶性循环,并以提高他们的社区信任为立足点,提出了可供探讨的解决方案,干预短视决策。

  精准扶贫,“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病根子’”。脱贫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文章期望抛砖引玉,不断探索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和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