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热讯
新时代做好城市工作的科学指南——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
2024年4月7日 10:26 来源:东方网 作者:葛银锋 选稿:顾天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围绕《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汇编》、“做好城市工作的基本思路”一本书、一本册子、一篇重要文献,深学细悟、学深悟透。

  一是学习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性。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城市工作。早在一九四九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把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一九六二年、一九六三年、一九七八年,中央先后召开三次城市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针对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问题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提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原则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发展规划等等。这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经济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在城市工作指导理论上,总书记引用梁思成先生说法,“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进一步指出“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强调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并列举了最有针对性的“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这几条规律。总书记多次对城市工作中“造新城”、“摊大饼”、规划折腾等提出严厉批评,正是建立在对城市发展规律性的认识上。为此,我的理解是要从我国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既要遵循普遍规律、又不能墨守成规,既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城市发展有自身规律,需要和国情历史、经济发展、人口集聚、空间规模、服务配套、交通物流等相匹配和适应,城市是一个系统,不能单一方面揠苗助长,而是要顺应规律,顺势而为。也正因如此,总书记特别指出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因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才能在城市发展中更好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

  二是学习把握城市发展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价值论断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

  “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十二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总书记形象描述了老百姓一天的吃用住行,从早晨起床下水管道通不通、自来水管出不出水、早餐安全不安全、小区有没有垃圾收集设施、路上堵不堵、晚上睡觉周边吵不吵,以及上学、就医、文化活动等等,都是与城市管理服务密切相关。因此,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书记还多次指出,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要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带动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

  三是学习把握城市发展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五个统筹”,深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强调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在统筹上下功夫,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第一是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城市群是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的重要平台。像我们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第二是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城市规划要保持连续性。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建设提供硬环境,管理增强软实力”,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坚持重心下移,完善社区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作用,积极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第三是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城市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机制不顺,总书记特别举了个“多龙治水”例子,道路保洁、绿化带保洁、下水道疏通、城管执法,垃圾转了一圈回到原点,我们现在市容环境中还有这样的弊端。因此要建设综合执法,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执法事项属地化管理。要推进城市科技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第四是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城市发展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第五是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城市发展要坚持协调协同,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要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整合各种资源,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市民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四是学习把握总书记对上海城市发展的指示要求。总书记对上海工作高度重视,五次参加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会议,六次亲临上海考察指导。学习中体会到,“五个中心”重要使命、科技创新和城市工作是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的关注重点,其中对上海城市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是我们当前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南。其一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的人民性,赋予了上海建设新时代人民城市的新使命。一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城市建设必须把人民群众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23年,总书记考察上海,再次指出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其二是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2017年参加两会审议,指出“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上海发展的大问题”,并提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2019年强调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等各方面,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两张网建设),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发挥好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力量,发挥群众主体作用。2023年考察上海时进一步指出,要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其三是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虹口区市民驿站提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我关注着这件事,希望上海抓实办好。”2023年5月再次给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这是总书记对上海城市工作关心的“关键小事”。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相关论述,不能只是作为知识点,懂字面、懂文义,更要在思考中掌握科学性和真理性,用以更好指导工作和实践,在落实各项决策部署中抓贯彻,找准方向、精准定位,锚定“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目标奋力前进。



团市委基层工作部  葛银锋

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