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海举办了一场以“自然食酸”为主题的卡士“吃酸”系列风味品鉴会,为都市人的味觉记忆增添了新的色彩。
活动入口处,一株鲜活的酸木瓜树枝繁叶茂。步入内场,光影技术生动呈现了云南2000米横断山脉的壮美、岭南85%湿度的温润河谷,以及西北15度昼夜温差的沙漠绿洲。屏幕上,高山阳光下云南大理的酸木瓜,湿润空气中岭南的胭脂红芭乐,沙漠绿洲中西北的金太阳黄杏,每种酸果背后独特的风土人情让人身临其境。
这场将“山野之酸”引入城市的沙龙,让忙碌的都市人在酸香中暂时忘却日常琐碎,感受到一种全新的生活可能。
从产品创新到需求共鸣,“酸”味里的差异化突破
卡士“吃酸”系列的推出,为中国酸奶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传统酸奶对“甜”味的依赖不同,该系列以“酸”为核心味型,专注于酸风味赛道,在果粒酸奶品类中实现了突破性创新,为市场注入了差异化的力量。
如今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味觉体验,他们追求“多样化的咀嚼物”和“多层次的咀嚼感”,渴望“新奇多层次的风味”。然而,果粒酸奶长期以来多以草莓、橘子等常见水果为主,风味同质化严重。同时,消费者向往“好吃不甜”以及真正的水果果香体验,但常被过度的“腻感”所困扰。
“吃酸”系列通过三重创新满足了这些需求:严格挑选地域酸果,为风味赋予“风土背书”,云南、岭南、西北的特色酸果本身就充满“新奇感”;主酸、嚼酸、闻酸的巧妙搭配构建了立体的味觉层次,满足了消费者对“多层次”的期待;22mm的大颗果粒让“真实咀嚼感”与“自然不甜腻”成为现实。这一切恰好顺应了“酸风味从餐桌走向日常”的市场趋势:贵州红酸汤料包相关话题在抖音上的播放量达8.6亿次,酸味零食在天猫近两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40%,柠檬茶向更酸涩的自然口感升级,现制茶饮中酸风味成为年轻人猎奇的选择。卡士通过产品创新,将“酸”从单纯的味觉标签转化为可触摸、可咀嚼、可感知的生活体验。
从风味载体到生活态度,“吃酸”里的品牌温度
卡士为“吃酸”赋予的不仅仅是风味创新。品牌将“吃酸”定义为“探索世界的钥匙”,使这一系列酸奶成为连接风土与生活的情感纽带,而这种连接在活动现场的每个细节中,都化作了可感知的时尚生活美学。
在产品方面,每一种酸果的选择都蕴含着对地域文化的尊重:云南酸木瓜是横断山脉的阳光馈赠,岭南胭脂芭乐充满湿润河谷的烟火气息,西北黄杏凝聚着沙漠绿洲的生命力。正如“从中国的广袤土地出发,‘吃酸’系列成为探索地球风土的起点”。
前期用户的反馈进一步证实了“吃酸”的情绪价值:“酸的香气浓郁”“味道丰富”“有从未尝过的味道,十分新奇”。这些评价背后,是当代消费者“愿意为情绪买单,取悦自己的味蕾和精神比价格更重要”的消费观念,他们在酸的风味中实现了自我犒赏。
正如“越懂吃酸越懂生活”的理念,卡士用“酸”的故事,将产品从味蕾体验升华为一种生活态度。它不再只是简单的酸奶,而是都市人暂时逃离日常、疗愈情绪、探索世界的仪式感载体,为品牌注入了兼具专业性与文化温度的独特魅力。
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