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热讯
实现资产稳健增值 苏宁金融智能投顾将全面开放
2017年1月10日 17:02 来源:苏宁 选稿:王亦斐

  刚进入2017年,行业内就引发了“智能投顾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依靠机器人理财靠不住”等讨论。究其原因,去年年底招商银行、南方基金、苏宁金融等传统银行或者互联网金融巨头纷纷出手智能投顾、推出各自特色的产品,在金融科技崭新一年里引发业内关注。

  “公募基金+智能投顾”成中国主流

  早在2008年,第一家主打智能投顾的公司在美国出现。经过几年的发展,涌现出了Wealthfront、Betterment、Personal Capita等数家知名的智能投顾平台。从投资标的上看,ETF是美国多数智能投顾产品的选择。

  在美国市场,ETF基金费率低、流动性高,加之其在美国市场的长期收益,以及庞大的产品规模(美国市场有近1600支ETF,资产规模累计达2.15万亿美元),使其成为智能投顾快速发展的土壤。

  反观国内,统计表明,2016年6月中国上市ETF合计仅130支,资产规模累计4729亿元。相比之下,中国上市ETF并不是国内智能投顾的最佳选择。取而代之的是庞大的公募基金产品。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已发公募产品的基金管理公司达113家共3820只,资产规模总计9.18万亿元,同比增幅9.19%;2016全年新发基金1151只,数量创历史新高。而且经过15年的发展,公募基金已经成为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理财的重要选择,普通大众对它的认知程度高。

  “选择公募基金或许是智能投顾适应中国金融市场的最佳选择。”业内人士表示。

  2016年12月底,南方基金“超级智投宝”在南方基金APP6.0版本以及PC端网上交易正式上线,主打智能定制和个性化的理财服务;2016年12月28日,苏宁金融投入试运营的智能投顾系统正是基于现代组合理论为用户提供符合自身投资特点的基金产品组合。几乎同时,招商银行推出的摩羯智投,构建以公募基金为基础、全球资产配置的“智能基金组合销售服务”。

  追求短期高收益VS长期稳健增值

  媒体报道显示,截止到2016第3季度,中国已有大约30家智能投顾平台上线运营。相比美国市场,中国智能投顾业务发展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仅美国市场就有超过200家公司布局智能投顾业务。

  “整个智能投顾行业的发展,除了要有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投资者教育也十分重要。”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智能投顾并不是发财的“黑科技”。“长期”、“组合投资”、“风险分担”是对智能投顾较为恰当的定位,仅仅用能否赚钱这个标准来衡量智能投顾有失偏颇。

  而恰恰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能否赚钱才是最重要的。由于国内机构投资者数量占比较低,中国个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追求短期高收益的情绪甚浓,影响了多数人对于其他投资的价值判断。例如,早年民生证券发布调查显示,多数投资者持有基金时间少于一年。基金产品短期波动很容易影响投资者申购或者赎回行为。

  智能投顾初衷是减少用户碎片化的投资行为,通过坚持长期投资实现财富稳健增值。“智能投顾的基础是现代组合理论、资本市场预期模型等,通过组合投资产品方式降低风险,使得产品组合与用户收益预期及合理的风险合理关联,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实现资产稳健增值。”业内人士认为,树立“智能投顾≠短期高收益”观念对于培养用户显得尤为重要。

  苏宁金融智能投顾1月全面开放

  目前苏宁金融的智能投顾系统进入试运营阶段,部分用户可以通过指定的链接或者二维码,使用智能投顾进行投资理财。苏宁金融APP将在2017年1月添加该功能入口,全面向大众投资者开放。

  苏宁金融智能投顾项目负责人表示,用户使用该产品需要通过“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测试”,根据自身不同的类型匹配相应的基金组合产品。“如果用户资产增多,风险承受能力变强,或者股市、债券市场发生大幅度调整,智能投顾系统会及时向用户发出调整仓位通知,及时调整资金在不同基金产品中分配比例,实现用户收益的最大化。”上述负责人补充。

  据悉,苏宁金融智能投顾项目于2016年10月正式立项,经过数次内部测试后,在2016年12月28日晚发布该功能。在2016年3月,苏宁金融旗下南京苏宁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获得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证书”,为苏宁金融智能投顾上线打下基础。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